• 网站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机构设置
    • 学院领导
  • 党群工作
    • 组织架构
    • 学习园地
    • 党群动态
  • 学科专业
    • 培养方案
    • 公共事业管理
    • 汉语言文学
    • 社会工作
    • 知识产权
    • 秘书学
  • 师资队伍
    • 系部设置
    • 系部和师资简介
  • 教学工作
    • 教学活动
    • 教研教改
    • 教务信息
  • 科研工作
    • 科研项目
    • 科研成果
    • 科研动态
  • 学团工作
    • 学团组织
    • 学团动态
  • 招生就业
    • 招生信息
    • 求职指南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示
    • 意见信箱

学院新闻

  • 学术预告
  • 学术活动
  • 学院新闻
  • 合作交流
  • 文档下载
首页 >导航栏目 > 学院新闻

褪去空天蓝,执笔再出征:九三阅兵式民兵队员刘容秀的星辰大海

    2025-09-15 12:56:48 作者:宫浩然 来源: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浏览数:0

刘容秀,共青团员,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知识产权专业2202班学生。她曾于2021年3月入伍,服役于南部战区空军通信某旅,担任卫星值机员,以精准高效的业务能力保障多次重大任务通信畅通。服役期间,她曾立集体三等功一次;在“烽芒杯”比武竞赛中表现优异,曾获“优秀学兵”等荣誉称号。2023年3月退伍返校后,她曾任院第二课堂运营实践中心副主任,现任国防教育协会秘书处部长,多次参加征兵宣传活动及军训活动,曾获评“优秀学生教官”。她积极努力学习,获评“优秀共青团员”“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2025年,经过层层淘汰选拔,刘容秀作为民兵方队的一员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
 

 

云端守护,电波为剑:空军岁月淬炼赤子之心

2021年,刚步入大学的刘容秀毅然选择暂别校园,投身蓝天方阵。在第一次踏入通信机房时,班长对她说:“我们是战鹰的眼睛、首长的千里眼顺风耳,一个数字报错、一秒信号延迟,都可能影响战局。”这句话成为她两年军旅生涯的座右铭。值勤时,她紧盯屏幕上流动的数据,指尖飞速录入指令;演习中,她背负通信设备在室外架设通联,确保指挥链路时刻畅通。空军蓝不仅承载着她的青春,更铸就了她冷静、精准、坚韧的性格。“机房没有枪炮声,但每一道电波都是来自战场的讯号”,她如是说。

重返校园,韧劲不减:迷彩底色绘就青春新篇

2023年退役复学后,刘容秀将在军营培养的严谨带回了校园。面对搁置两年的学业,她每天努力追赶进度,像在部队抢通信号一样攻克每一个知识难点。她加入学校国防教育协会,多次为同学进行征兵宣传,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她说:“部队教会我,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这种精神让她不仅在学业上稳步提升,更在各方面全面发展。
 

(第一排中间为刘容秀)

阅兵淬火,正步人生:96米,128步,100%坚持

2025年初,当得知有机会以民兵身份参加九三阅兵时,刘容秀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选拔。然而训练强度远超她想象:军姿站立90分钟不倒、40秒不眨眼、步速每分钟112步、步幅75厘米。烈日下,汗水浸透衣服,脚底磨出水泡,她踢坏了四双训练鞋。作为队列基础较弱的通信兵,她主动加练,用千万次重复寻找正确发力点,对着镜子反复练习摆头角度。最难的是由“零基础”向“阅兵标准”的转变——她从起初的“踢腿匀速,落地无力”到最后的“踢腿生风,落地砸坑”背后是难以想象的艰苦付出和数不清的重复重复再重复。
 

(第三排中间为刘容秀)

“比起在机房值勤,阅兵训练是另一种艰苦,但它值得。”她在训练日记中写道:“这是国家仪式,也是我的第二次‘服役’。”最终,她作为正式队员昂首正步走过天安门,以“零失误、零误差、零瑕疵、零问题”的完美表现通过了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从守护蓝天到建功阅兵场,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初心。每当遇到困难时,她总会想起自己在机房熬夜学习的时候,在暴雨中、在星光下自己默默加练的那些日子。她回忆到:“无数个通宵调试设备的夜晚、千百次身体已达极限想要放弃却又坚持下来的瞬间,都教会我:信号弱了就要加强发射功率,梦想远了就要加倍努力。”

  • 上一篇: 从军营到校园,再赴检阅场:九三阅兵式民兵教练员齐李晨的“三程”坚守
  • 下一篇: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成功举办越南籍留学生新生见面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