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机构设置
    • 学院领导
  • 党群工作
    • 组织架构
    • 学习园地
    • 党群动态
  • 学科专业
    • 培养方案
    • 公共事业管理
    • 汉语言文学
    • 社会工作
    • 知识产权
    • 秘书学
  • 师资队伍
    • 系部设置
    • 系部和师资简介
  • 教学工作
    • 教学活动
    • 教研教改
    • 教务信息
  • 科研工作
    • 科研项目
    • 科研成果
    • 科研动态
  • 学团工作
    • 学团组织
    • 学团动态
  • 招生就业
    • 招生信息
    • 求职指南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示
    • 意见信箱

学院新闻

  • 学术预告
  • 学术活动
  • 学院新闻
  • 合作交流
  • 文档下载
首页 >导航栏目 > 学院新闻

从军营到校园,再赴检阅场:九三阅兵式民兵教练员齐李晨的“三程”坚守

    2025-09-15 13:01:01 作者:宫浩然 来源: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浏览数:0

齐李晨,中共党员,青岛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023级汉语言文学本科生。2019-2024年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服役期间,曾担任过副班长、班长、排长等职务,被评为“四有”优秀个人、“仪仗尖兵”、“训练标兵”,荣获嘉奖2次。参军五年,齐李晨参加过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总统访华欢迎仪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七一勋章”颁授仪式等重大活动。作为军种分队长,她带领女兵方队参加仪仗司礼任务共40余场,完成国家重要颁奖授勋任务共20余场。她曾作为标兵代表,荣登《人民陆军》头版头条。返校后,齐李晨担任班级团支书,荣获第三届“BETT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大赛二等奖等多项荣誉。
 

 

军营淬火:从“新兵”到“标杆”的蜕变之路

六年前,一篇关于女兵艰苦训练的报道改变了她的人生方向。视频中英姿飒爽的女兵模样深深镌刻在她心中,她暗下决心:保家卫国!

入队后,第一次队列训练让她记忆犹新。“摆臂慢了0.5秒,再来!”那天下午,她在训练场来回踢了20多趟,汗水顺着下巴滴在地上,砸出一个个小湿印。到了晚上,她脱鞋时才发现,右脚的作训鞋磨破了个洞,袜子和结痂的伤口粘在一起,一扯就是钻心的疼。无数个日夜的反复打磨,终于在新兵下连后的第一次考核让她成为了第一个“训练标兵”。正是凭借这股敢拼敢闯的韧劲,连队在第二年就认命她为骨干,继续培育更多优秀人才。

校园沉淀:军装脱了,本色没丢

重返校园后,齐李晨快速适应了学生身份:白天泡在课堂啃专业知识,晚上泡图书馆写论文,周末还加入了学校国防教育协会,给学弟学妹分享军旅故事。但在同学眼里,她始终带着“军人痕迹”——宿舍的被子叠得方方正正,书桌收拾得一尘不染,遇到同学搬书、组织活动,她总是第一个搭手,“能帮就帮,这是在部队养成的习惯”。

今年一月,上级组织通知有军旅经验的优秀教练员来承担今年九三阅兵式任务。工作人员联系到齐李晨时,她正在准备期末复习,但她却立刻答应:“只要需要,我随时上!”即使面对学业与训练的双重压力,她坚定地选择再次出发。

检阅场旁:把“硬功夫”传给更多人

“踢腿定住!注意脚尖绷直,膝盖不能打弯!”清晨6点的训练场上,齐李晨身着迷彩服,手持标尺,逐一纠正民兵队员的动作。阳光下,她额角的汗水浸湿发丝,眼神却终锐利专注。
 

 

最初接到任务时,她手里攥着的训练手册被翻得卷了边。上面的数字精确到毫米:步幅75厘米、踢腿定位30厘米,左右间距60厘米。可纸上的标准,要变成队员们刻在肌肉里的本能,难。第一次给队员纠正动作,她蹲在地上,用粉笔在他脚边画下一道线:“踢腿时脚尖要绷直,落地要像钉钉子,不能有半点虚浮。”队员练得满头大汗,她也跟着在太阳下站了两小时,直到队员的每一步都踩准了粉笔线的节奏,她才发现自己的迷彩服早已被汗水浸透了后背。
 

 

今年9月,当民兵方队迈着铿锵正步走过检阅台时,齐李晨站在队伍侧面,看着队员们坚定的眼神、整齐的动作,眼泪忍不住滑落。“那一刻,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了。”从军营战士到在校大学生,再到如今的女民兵方队教练员,这位25岁的姑娘,用军人的底色、学生的韧劲,在不同赛道上走出了同样铿锵的足迹。
 

 

她说,虽然身份在变,但“坚守”的初心从未变——未来不管在哪个岗位,她都会带着这份军人本色,继续前行。

  • 上一篇: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开展科教兴国专题学习
  • 下一篇: 褪去空天蓝,执笔再出征:九三阅兵式民兵队员刘容秀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