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1 00:00:00 浏览数:0
6月12日,由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学习部承办的2016届优秀毕业生经验交流会在教学区展开,4位进行经验交流的毕业生分别是考研成功的扈世冉和于慧,考取国家公务员的赵强和成为选调生的肖学敏。
考取南京农业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扈世冉是选取了本专业继续学习的方式,回首她的考研历程,她就复习方法、辅导班辅助和择校三个方面进行了交流。她首先阐明了“学习不好只要坚持到最后就没问题”,这给现场同学带来了极大的信心。复习上,她建议要提前找好目标,占好自习教室,并最好拥有一个能够互相监督激励的“研友”。学会劳逸结合,必要时卸载手机常用软件,给自己创造一个心无旁骛的学习环境。面对各式辅导班的开办,她提出只有牢记“报辅导班的同时,自己也要学”这一点才能使自己更好的达成目标。对于择业,她本身是选择了社会工作继续学习的方式,所以在结合自身经历基础上,她提出了想清楚自己所需,并尽量选取适合文科专业的偏综合类大学的本专业的建议。
与扈世冉相反,于慧选择了跨专业考研,虽有难度,但她仍以355分的好成绩考取了中国海洋大学的法律硕士专业。交流会上,她主要就个人的学习重点为大家分享了政治与英语的学习心得。由于政治考试的偶然性不容忽视,所以建议同学们复习时多做预测题,并推荐了高联政治讲义。英语学习则建议在阅读中认识单词并整理记忆,多读多记多背,总有收获。对于那些难以坚持的岁月,甚至是考研路上似乎与世界隔绝的孤独感,于慧坦言虽有动摇,但“考不上研你什么都不是”的人生信条使她逐渐攻克一切,赢得成功。
赵强考取了国家公务员,并在沈阳铁路公安局任职。对于现场熟悉的学弟学妹们,全程他都以诙谐的语气和大家分享交流,营造出现场轻松愉快的气氛。他的考取路程是自信的更是艰辛的。时间上他先人一步,甚至是暑假也都仅回家一周便回校复习。学习上,因为各种学习资源的掌握与搜集使他笔试成绩遥遥领先,通过经历他建议同学们学会做套题,然后再总结,根据自身知识薄弱点通过看课程视频弥补不足,无限循环中积累,有利于行政和申论的掌握。面试作为公务员考试的一部分,常常是考生的心理测试难关,赵强建议必要时报辅导班,在指导下练习胜过自己盲目的自信。最后他提到了虽然有时候运气很重要,但“狼行千里吃肉,学好才能靠运气”。
对于大多数同学不太熟悉的选调生考取,肖学敏为大家做了细致讲解,选调生作为国家关于农村基层的重要政策,考取不失为一种成功策略与出路。与考研考公务员不同,选调生只能考取一次,因此选地区时要选把握大的地方,也因此促成了她考取滨州的选调生的成功,为大家指明了提供了方向,更树立了的榜样。对于考取选调生前国考失败的经历,她的坦然接受与不懈努力,也给观众们巨大的心理安慰,不放弃终会赢得成功。
一次毕业生与在校生的交流,不仅是时间的衔接更是经验的传递,通过此次毕业生交流会的成功举办,完成的是毕业生们完美的青农旅途,引领的是在校生更明朗的奋斗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