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08 00:00:00 浏览数:0
6月6日,由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举办的“煮酒辩古今,张驰论天下”辩论赛决赛在学术会馆成功举办。城阳团区委宣传部部长杨珺老师、校学工部副部长孙丙高老师、校工会董景瀚老师出席并担任此次比赛的评委。
决赛采取单循环比赛的方式,分设三场,三个队伍之间分别进行了一次对阵,在一场场思维与逻辑的交锋中,辩手们字字斟酌,句句铿锵,为现场观众带来了视听盛宴和心灵震撼。
第一场由正方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对反方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比赛中,双方辩手就“文凭能否代表知识水平”辩题进行激烈辩论。开篇陈辞中,正方首先表明观点,认为文凭本意在于证明知识水平,是学习经历的最终体现。与此不同,“腹有诗书气自华”,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二辩攻辩环节坚持文凭是应试教育的产物,而知识水平不应拘泥于文凭。无论是双方就社会需要的争论还是对文平标准的定位,都做到了立场鲜明,观点独特,获得了孙丙高老师的高度点评,反方三辩的沉稳辩答也在辩论过程中获得观众的倾心,整场比赛下来,掌声不断。
行善作为社会普遍存在现象,主办方特选取“行善是否应该高调”的作为第二场的辩题,在迎合科技文化艺术节的基础上,通过双方智辩为同学们再次解读人善之本。“高调行善是给受助者帮助的同时对社会风气的正确引导”,正方经济与管理学院认为行善应高调,反方农学与植物板保护学院则着重古训,二辩用“低调、奢华有内涵”幽默不失严谨的方式提出了低调行事的观点,认为行善不应带有主观色彩,应避免给受助者带来二次伤害。面对社会存在普遍争议的“老人摔倒扶不扶的问题”,双方也都在辩论上,你来我往,辩论的同时不仅获得了杨珺老师肯定也启示了现场观众学会行善。
“君子不器”、“君子当器”,第三场辩论赛中,正方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辩手坚持孔子的君子不器之说,“君子不应拘泥于教条,应当志于道,道器不离,心怀天下。”反方经济与管理学院以“术业有专攻”为基点,倡导在并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下重新定义君子,一当多能,君子当器。辩论过程中双方就各有千秋,无论是攻辩中双方对反方提出的“宁精勿杂”的交锋还是自由辩论中双方就“器”的定位之争都反映出双方对各自立场的正确解读与把握。在董锦瀚老师的最后点评中,提到正反双方总会因辩论而自有偏激,对于不器或者当器都应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思考自己是否当器,学会定位自己。”
“煮酒辩古今,张驰论天下”辩论赛以经济与管理学院获得第一名,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获得第二名,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获得第三名的成绩落下帷幕,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对辩题的认真择选,对赛事的精心策划为辩手们提供了展示的舞台。辩古家经典,论时代追求,由初赛到决赛历时一个月,分设四场的辩论赛无疑在本届科技文化艺术节里独具人文底蕴,彰显了人文学院的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