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机构设置
    • 学院领导
  • 党群工作
    • 组织架构
    • 学习园地
    • 党群动态
  • 学科专业
    • 培养方案
    • 公共事业管理
    • 汉语言文学
    • 社会工作
    • 知识产权
    • 秘书学
  • 师资队伍
    • 系部设置
    • 系部和师资简介
  • 教学工作
    • 教学活动
    • 教研教改
    • 教务信息
  • 科研工作
    • 科研项目
    • 科研成果
    • 科研动态
  • 学团工作
    • 学团组织
    • 学团动态
  • 招生就业
    • 招生信息
    • 求职指南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示
    • 意见信箱

学术预告

  • 学术预告
  • 学术活动
  • 学院新闻
  • 合作交流
  • 文档下载
首页 >导航栏目 > 学术预告

人文论坛:我们该读什么样的书――文学的经典性阅读

    2016-03-20 00:00:00           浏览数:0

       3月16日晚,以“我们该读什么样的书——文学的经典性阅读”为主题的人文论坛于教学区A311正式开讲。本次论坛的主讲人为丁婕博士。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的诗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作为大学生,课余时间读什么样的书?怎样读书?一直是困扰我们的问题。丁婕博士根据这一实际情况,以论坛的形式分享了自己对文学经典阅读的独特见解。
阅读有何意义
     丁婕博士开场首先提出两个问题,即读书为了什么?阅读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以此来引发同学们对读书的思考。她谈到,读书不是机械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读者的能力筛选知识。“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巴金著作《家》,因受当时读者阅读载体的影响,出版方将报纸连载转换到单行本,此后出版畅销。”丁婕博士通过这一事例,说明青年知识者的阅读行为是影响当代作家的方向标,只有广大青年乐读书、读好书,经典才会广泛流传。
文学经典是什么
    “经典是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长期以来决定阅读的书籍,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阅读的书”,丁婕博士通过引用博尔赫斯的名言,引领同学们体会跨越时空的经典意义。随后,丁婕博士列举了鲁迅《呐喊》、沈从文《边城》、老舍《骆驼祥子》以及张爱玲的《传奇》等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百强的经典著作,激励同学们广泛阅读,在经典的阅读中与文学大师进行精神的对话和心灵的沟通。
当代人如何参与经典的筛选
       丁婕博士以李安改编张爱玲的《色戒》为例,提出通过“改编”这种当代大众媒介方式来影响人们对经典的阅读,传达当代人对一些作品的看法,以此来参与经典的筛选。“后人对前人的阅读,都是一种当代对传统的改编行为,经典作品又是在一代又一代的阅读中,慢慢呈现出它的经典性。由此可见,经典作品不是完全由它的内容所决定的,作品的经典性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对于当代人如何参与经典的筛选问题,丁婕博士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她向大家征集建议,与大家共同探讨。
       整场论坛中,丁婕博士时而引用名言警句,时而列举文学大家,时而提及各时期的经典名著,旁征博引,以其自身的广博学识和师者风范印证了阅读经典的重要意义,令在场同学心生敬佩。互动环节中,同学们也纷纷提出了选择和阅读经典时的疑问,丁婕博士就“阅读中读书笔记的记录方法”予以详细指导,鼓励同学们多读经典、多做记录、多多交流,感受到经典文学的独特魅力。

 

 

 

  • 上一篇: 3月7日人文论坛:礼与中国人文精神
  • 下一篇: 人文论坛: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