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4 12:31:32 作者:文/陈伟佳 丁懿萱 图/刘津宇 刘传生 来源: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浏览数:0
“所有同学带好身份证到楼下集合,我们准备下一轮核酸检测…”、“各班级尽快对相关旅居史情况进行摸排,务必如实上报…”自3月14日以来,青岛农业大学在接到疫情防控指示后,迅速开展封闭式管理,严格把控进出通道,坚守校园防线,在这个寒冷的春日用责任撑起一把最坚实的保护伞。此次战“疫”当中,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第三党支部以最担当的责任心,最严格的防控措施,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抛舍小家为大家 履职担当践初心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第三学生党支部现有教工党员三人,学生党员81人。其中,留校教工党员三人,学生党员59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学院第三党支部全体师生闻令而动,第一时间进入“战时状态”。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张胜芳老师顾不上正在备战中考的儿子、身患重病的老父亲,曹斯亢老师无暇顾及家中年幼的女儿,第一时间到岗奋战,以“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坚守在校园,与同学们一起并肩作战。
“克服困难,冲在一线,和自己的学生站在一起。”老师们用勇气、责任、担当、爱心,组成了抗疫的先锋队、急行军,成为了守护学生的服务队、贴心人,老师们带着对同学们的关心,加大进宿舍的频率,与学生谈心谈话,解答学生不同诉求,鼓励他们在宿舍开展生活劳动、体育锻炼和读书交流。在疫情防控的战场上,有史雪老师深夜陪伴情绪不佳学生的温暖身影,有曹斯亢老师凌晨3点半护送意外受伤学生校外就医的坚强守护,有张胜芳老师凌晨的工作部署和对学生们母亲般贴心的叮嘱,他们用实际行动守护学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强化管理严落实 师生共筑“一盘棋”
根据宿舍楼封闭管理的要求,全体辅导员老师全部住楼,确保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正常开展。张胜芳老师与史雪老师一起负责东苑女生宿舍一号楼的管理。到岗后的第一天,老师们快速了解宿舍楼基本情况,架构起本楼宇的运行体系。充分发挥人文、园林、经管、艺术、农学等不同学院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以及学生骨干的作用,在每个楼层设立层长,创建楼宇学生骨干群,轮流值班,保证了东苑1号楼学生就餐外出、洗澡外出、夜间点名等管理工作的有序运行。
自到岗以来,老师们手机总有接不完的电话和回不完的消息,必须时刻关注手机信息,保证第一时间应答学生各类问题。即使到了深夜,他们依然穿梭在每一个堆满了消息的微信群,奔走在每一个需要他们的现场。翻开每一个老师们的聊天记录,一个个生动的画面浮现在眼前,“老师,我这段时间状态不好怎么办?”“老师,我们什么时候做核酸?” ......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更代表着每一个家庭的未来与希望,老师们也都尽其所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成长成才,这份关怀就像泉水,叮咚叮咚细水长流。
做好疫情防控“一盘棋”,除了师生的协力配合之外,还离不开奋战在宿舍、教学楼等区域的职工人员。东苑一号楼的宿管阿姨王玉华在封校后依旧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维持宿舍内秩序与做好消毒保洁工作兼顾,“天气冷了有她叮嘱我们多穿衣服,心情低落了有她聊天开导。”像母亲呵护孩子一样,整栋楼的孩子几乎都受过这个五十多岁、一口地道莱阳腔阿姨的照顾。这些工作人员身体力行地筑起一道道抗疫防线,将寒冷与病毒一起阻挡在外,给予全体学生无比踏实的安全感和守护。
疫情防控也是一场思政大课,老师们充分利用疫情下的思政育人元素,将战“疫”与育人相结合,把疫情变成教材,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变“置身事外”为“参与其中”,真正做到感同身受的情感“共鸣”和触及灵魂的思想“升华”。在老师们的组织带动下,许多学生主动报名成为疫情防控志愿者,“老师,我也要像你一样,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用实际行动影响学生,用责任担当引领学生,从“大思政”中汲取前行力量,校园疫情防控俨然成为了立德树人的“思政大课堂”。
齐心协力创营垒 抗疫星火绵延长
“疫情是一场灾难,但对更多的人来说是一个经历和成长。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了学生骨干尤其是学生党员无限的潜能和力量,让我深受感动。”张胜芳老师在采访中重点强调了发挥学生志愿者们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
在抗击疫情一线,一些00后志愿者迅速组成学校抗疫的先锋队、守护学生的服务队,成为“抗疫”战场上披坚执锐,一往无前的青春力量。按照学院关于疫情防控的部署要求,在日常值班工作中,学生志愿者积极协助辅导员老师进行宿舍管理,对宿舍出入人员进行登记,维护秩序,保证人员的有序进出,积极为同学们的三餐服务以及帮助同学们解决其他生活需求。她们履职尽责,时刻把防控的责任扛在肩上,一时一刻不放松,一丝一毫不马虎,青涩的脸庞上满是认真的神色。
除了日常的值班工作以外,不少学生党员还承担起学院各部门分派的任务。不管是在深夜还是在饭点,只要疫情需要,学生党员们一次又一次地转发通知,通过发布信息、统计排查、上报数据,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地理位置、监测每一个学生的体温、确保每一个学生的轨迹,似乎“每一个”成为了他们工作的常态,联系不上发微信、微信不回打电话、电话不通联系家长……为了这“每一个”,不遗漏这“每一个”,将928名留校学生的信息像网一样连结在了一起。学生党员谢飞是个“多面手”,疫情防控数据摸排、核酸检测、餐厅志愿服务等到处都闪现着他忙碌的身影。
在这些学生党员看来,这是一次十分难得的锻炼机会。“处理这些繁杂的工作,除了依靠个人的工作能力,更重要的是我们有一个配合良好、团结一致的集体。”学生党员、学生会主席赵雨薇感慨地表示。“我们有时候会工作到很晚。但当在班级群里发布消息,有很多人立刻回复响应的时候,就会感觉大家的心是连在一起的,工作也会更有动力。”学生党员、学术部部长崔洵分享道。“在这段时间自己的责任感明显得到提升。之前是医护人员等其他工作人员保护我们。但现在变成我们去保护同学们了。我要继续尽心尽力发挥好党员的优良作风,认真服务每一位同学。”学生党员、秘书处副秘书长王鲁豫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既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是一场必须通过的大考。在疫情防控中,人文社科学院第三党支部全体党员师生用行动书写担当讲政治、讲情怀、讲方法、讲实效,用初心拷问政治本色,用使命激励责任担当,在践行初心使命中书写满意的“疫情大考”答卷。

(凌晨3:50曹斯亢老师送学生急诊就医)

(张胜芳老师与学生谈心谈话)

(史雪老师在东苑1号楼执勤)

(学生党员在东苑1号楼执勤)

(学生党员在餐厅维持秩序)

(学生党员在核酸检测现场维持秩序)